2024年祝福語祝賀詞吉祥話

魯迅祝福原文及賞析

《祝福》是魯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說。以下是原文及賞析:

原文:

舊曆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處處簫條,遊人如鬼,於人們投奔不多的年貨。柳媽可是手腳不停在準備著祀神的物品的。就像周家的打魚便忙便需要張羅過年事似的,還告誡「我」不可放鬆。家景也如此蕭條了。像這樣的故鄉我便害怕,萬一避難遲一點,萬一沒有須拘的所謂犯人夥伴。這裡只有母親,今天出願會……為和我傳宗接代而且為我們衛生的神禱一回吧,但他既然豁給人的帶來了這樣的不幸了……明年還要這般走一趟?並且我一貫地每年都對閏土存一份怯弱恐怖的情,越是生活在怎樣的時空中都是活活不動的存在似乎誰能夠壓抑!那種笑中的諷刺意味是明明白白而顯露的。我害怕了,但總不能就逃到船山去吧!

夜色已將籠罩了一切了,雪花大的有梅花那麼大,滿天飛舞,夾著細條的雪,一切變得很重很重。隨著冬天的到來一切變得更加沉重,真的怕過一年。真死大約也是這樣而下油鍋洗澡呢!又以狗血和紅的線裝點鬥神似的東西被禮節的伏藏而可恨而急了……有舊話都隨著掃帚的刷掃而流逝,接著送灶神的出來了……什麼仁慈的掌管灶火的司命之君的灶君老爺的。我願意這最末的一夜只是夜,深冬大年夜思想的冬夜吧!為著深冬大年夜而悲頌!

賞析:

魯迅先生的小說《祝福》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揭示了封建社會和封建文化制度對勞動婦女的摧殘和迫害,揭示了舊社會中人們認識上的偏見和思想上的愚昧。小說以「祝福」為題,以「我」的口吻娓娓道來,貫穿全篇。這祥林嫂是一個深受封建思想迫害的人。而生活在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則無一例外的無一倖免與祥林嫂有相同的遭遇。「我真傻……」她以自己是「謬種」和不斷墮落自己的人格換取社會的同情,精神上的摧殘已經把祥林嫂推向了絕境。在祥林嫂走投無路時也沒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作者用一句「然而我們也就自無話說」來表達對這種冷漠的社會現實的憤慨之情。作者在文章結尾再次呼應開頭,「我在這繁響的擁抱中,也懶散而且舒適,從白天以至初夜的疑慮,全給祝福的空氣一掃而空了」,祝福的氛圍與祥林嫂的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小說中兩次寫到雪花大的有梅花的大的情景,既渲染了魯鎮年終祝福的肅殺悲涼的氣氛,又烘託了「我」悲哀壓抑的心情;既暗示了祥林嫂悲劇命運的結局,又與開頭雪花落在柳條上所象徵的嚴酷冷峻的環境氣氛相照應;既是對人物悲慘結局的暗示,又是「我」對祥林嫂慘死的回憶與見證。小說中多次寫到「我」對祥林嫂之死的反思和自責,「我」作為小說的主人公,既不是故事中的人物,也不是作者所敘述的對象,而是故事的見證者、參與者、反思者、批判者。「我」的內心獨白、心理描寫、情感體驗等表現手法增強了小說的情感力度。小說中兩次寫到柳媽和魯四老爺家對祝福的參與和態度,「柳媽善意地嘲笑祥林嫂的兒子阿毛被狼銜去的故事」,並把祥林嫂的傷痕當作茶餘飯後的笑料,「然而她反滿足」,表明柳媽內心深處也是把祥林嫂當作受害者、精神勝利者的角色來定位;「魯四老爺以為祥林嫂有再嫁再孕有傷風化」,封建衛道士們視祥林嫂為「傷風敗俗」之輩而怒不可遏。「他們不像柳媽那樣有善良、慈善的一面而是反襯出魯鎮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小說以祝福為背景反襯祥林嫂的悲劇命運;以「我」為線索貫穿全文;以回憶的方式敘述故事;以「悲歌」作結,「悲歌」是對祥林嫂悲慘遭遇的控訴,「祝福」是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對勞動婦女的摧殘之歌和祝福控訴之歌。小說深刻揭露了舊社會勞動婦女悲慘命運及根源,揭示了舊中國婦女命運的悲慘與